搜索
相关新闻
News
首页>毕业展 >中国美术学院>相关新闻>正文

【美院实验艺术观察】国美跨媒—愿景生产基地

2015-07-15 08:31:02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邹萍

【导语】2011年,吴山专和英格被邀请设计某学院的LOGO,时任副院长提出了一个设计要求:要有“叙述性”,吴山专和英格接到任务后便开始不断画设计图。反复纠结中,一天英格突然提出:“何不在两个括号上再加几笔,让它变成螺旋形?”

  “螺旋是什么?它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形状。括弧是什么?它是标示关系和先后顺序的符号。”这个充满基本原理和无限愿景的LOGO暗示了莫种属性,而这,恰好是这所学院建立之初的期望之一。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LOGO

  最终,两个螺旋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完美括弧被保留下来,并成为此学院的LOGO。

  这所学院就是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称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的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以下简称跨媒),成立于2010年9月12日, 置身于江南重镇杭州。

  螺旋上的原理与愿景

  为何而生?

  2010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中国美术学院作为全国高校中参与度最高的院校,获得了与世博会的亲密接触。“接触以后,大家感觉到社会层面里视觉文化、技术媒体、视觉生产的认知改变了。”现任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的高士明回忆起创建动机,仍有抑制不住的激动:“那时大家也觉得艺术上需要新的刺激,在当代艺术这个大盘子中,NEWMEDIA的概念慢慢成为一个新常态因素。”

  于是,在内外因的双重夹击下,在国际范例的激励下,整体改革思路确定,学校决定将所有当代艺术和展示视觉创新的东西集合在一起,重新建立一个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内容归并和资源整合持续进行的过程中,新学院的属性逐渐成为焦点,核心就是:它到底要走哪条路?

  这个问题进过了若干次讨论,“当时讨论的主要就是:我们究竟是要黑山还是芝加哥?”对两种学院体制的不同选择其实是不同办学目的和愿景的抉择。黑山学院是一所以引领革新著名的学校,象征的是一种可能性,而芝加哥学院是一所顶尖艺术教育机构,代表的则是一种完善的学校体制。

  经过全球范围的借鉴和缜密的思考讨论,最终跨媒体学院选择了走类似黑山学院的道路:“艺术史上,有种东西是有鲜明的态度和实质性的贡献,会改变艺术史上的一些东西,这种机构是我们当时特别认可的。”在这种愿景的驱动下,高士明和他的团队将跨媒体学院 “不仅视为一个机构,更是一个计划和方案,它有未实现的东西,有愿景的东西,不仅仅生产艺术,更生产愿景、艺术观、社会价值,开辟了对艺术、艺术及社会、感知关系新的理解。”

  而“跨媒体”的名称由来,也是反复思量许久的结果。“我们当时给全世界好多艺术家和策展人、美术馆馆长写了信,希望他们给出意见。”高士明说:“我们想跳出所谓的“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套路,对社会和思想认知关系进行新的描述,后来就定下了用‘跨媒体'。”

  “跨媒体,INTERMEDIA,它并不是一个现成的东西。一方面,它会让人想起60年代,在我看来,60年代不仅是一个仍然充满可能性的时代,也是现在这拨当代艺术的真正起点。另外,没有一种类型叫INTERMEDIA,非现成,这个是我非常看重的。”

  这些选择其实也确定了跨媒体学院日后的走向与变化。

  多级跳与看不懂

  西子湖畔,南山路上,跨媒体艺术学院悄然却坚定地即将迎来建院第五个年头,从最初由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和艺术策划系整合而成到五个工作室、研究策划部、八个实验室的联动发力,再至三个系科、五个研究所的院内教研结构,跨媒仅用五年时间便完成了多方跨越,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科研成果等诸方面均取得让人惊叹的成绩,更由于对当代艺术的直接推动及在前瞻性和可能性方面的优势而塑造了领先者形象。

  这种多级跳跃和内在组织结构的颇快变化,一方面让某些老师对此直呼:“看不懂。”另一方却渐渐成为其他院系模仿的对象。

  2010年建院时,学院由工作室、研究策划部及实验室三个教学-研究平台组成,下设五个工作室、五个研究策划部、八个实验室。

  跨媒体艺术学院结构表(2015年6月之前)

  初期,跨媒就十分注重设置未来性和生发开启的可能,因此机构设置上首选工作室制,工作室、研究策划部和实验室三个机构相对独立自主运行,当代艺术实践、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媒体实验放在一起,这几年,文化研究变成了社会思想,“因为这几年在我们身边聚集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文化研究的意义,它们互通着打通了研究策划部、工作室和实验室这三个层面。”

  这五个工作室有非常不同的方向,它们基本上概括了每个工作室老师的主张和特性表现,教学也基本上涵盖了今天当代艺术领域和新媒体领域所可能有的分类。“我们不是媒介来分,而是按照方向和主张来分,这是我们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012年,运作两年之后教学系统开始成熟,专业选修、工作室制、课题化等运转比较顺畅,也有一些人才培养的成果出现,开始形成自己的循环系统,但“我们一直在探寻自我突破的方式,”跨媒体艺术学院秘书任晓栋表示:“如何在原有学科框架内实现突围?哪里可以出现亮点和高点?创新和前沿方面应该做哪些探索?”

  2013年建立的空间影像研究所堪为打通院内院外的小规模探索,比如开放式课程,负责人固定,但讲课老师不固定,不聘任,不排课,而是负责人去做规划和邀请,艺术家、从业人员都可以授课,网络上也有小组群在讨论,学生也不只是在校学生,外地或社会范围的年轻人、艺术家、媒体从业人员等志同道合者都可以参与,他们不仅仅是学习者,也参与课程建设,其实就是教学一体化的雏形。

  2014年,工作室+研究院所+校外研究院所的方式被提出,研究院所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方式,其出现和早期课题式教学有关联,如果把研究项目作为驱动,它是一个制度、载体、媒介、容器。但无论怎样,这些都是学院内的调整,所以“后来又提出了校外研究所的概念,它的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很多时候作为学校和社会对接窗口的直接渠道,这样两头都有衔接,一方面不是突然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去,同时又可以体验到真实社会,是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做自己的事情,训练学生到成熟艺术家或社会人的转变和过渡期。”

  2015年,借着学校结构大调整的东风,跨媒重新梳理了自己,在打通学院内外的基础上,重新升级或更新提出了新想法:切入社会议程。“因为艺术相对来说是一个狭窄的圈子,出了你的一亩三分地,谁也不认识谁。” 任晓栋轻松道明跨媒最新变化的产生缘由。于是实验艺术系、媒介展演系和开放媒体系三大系科系统建立。这种改组并不是工作室的简单合并,而是基于教师认知、志趣的差异而做的组合,是重新梳理了发展目标。 

  跨媒体艺术学院结构表(2015年6月之后)

  实验艺术系是对原来获得成就的坚守,还在艺术圈里,原来五个工作室的老师都有在里面,另外两个系就开始往外探路。这在任晓栋看来理所当然:“很多事情都要先做,如果只是想,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世界变的太快,一个软件过了半年可能就没人再用。所以只能先做,当然我们会有成熟的准备。”

  高士明认为三个系科的设立“其实是开始强化研究生层面(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的教育。”因为他始终觉得跨媒应该是精英教育,“现在是往愿景生产的方向更近了一步,节奏也更加冲着我们期待的东西往前走,艺术这个事情应该更深的融入社会进程中,更直接的介入日常生活中,让它成为我们身边更真实的东西,这些都和愿景有关。”

基于愿景的多项特质


       自由与自信的学生

       2010年建院初期,跨媒的学生自发策划了《通报》,这是一份报纸,整个制作从征稿、编辑、排版、主题确定等都由学生完成,一个学期会出两到三份,内容包括艺术评论、上课笔记、展讯信息等,这是跨媒最早培育学生共同体的十分明显的发端,它的意义是由此形成了一个惯例:学生所以行为的发生都需要一个共同载体,以共同奋斗的目标为连接。

  每个课程结束时,会举办展览作为总结,老师指导,具体操办也都由学生完成,教学成果展的主要工作也由学生承担,甚至包括从2011年开始的每年毕业展,统统都由学生来做,这在美院体系里也是比较特别的,跨媒的毕业展一直都有自己的主题,自己设计的海报和自己的画册,2015年起还出现了分主题(按作品的特点),除了第一年,后面毕业展主要的策划人都是学生。在教师眼中,学生是主角,“应该赋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此外,跨媒还一直鼓励研究生到各个工作室去做助教,跟着课程走,其实研究生在助教过程中的角色其实是一个联通与中介,上端是老师,下端是低年级同学,这样的方式打通了不同层级之间的隔阂,也是后续工作的重要基础。任晓栋强调到:“所以一些重要的展览让研究生去承担也是有基础的,而且也是为未来做打算,比如一些策展的研究生、博士生如果还要走策展这条路,他手里就需要有一批资源,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和未来的艺术家建立了关系,对于未来的艺术家来说也有策展的资源,这样其实是在推一个团体,其实也是为他们未来以群体性面目进入社会做铺垫。”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毕业展跨媒体艺术学院展区

本份—2015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毕业展

  除了展览,在教学层面,跨媒的学生也享有少见的自由度,如专业课可以选修,研究所也不是只有研究生可参与,它是根据项目内容的差异把不同的学生链接起来,教师、客座教授、高年级学生、本科生等会一起合作工作,不仅老师可以提出研究课题,学生也可以提,也会组成学术共同体。

  这种上下流动、上下打通的状态从学生角度看,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带低年级的学生,从指导老师来说,不同工作室的学生也可以互相流动,“因为术有专攻,不同有专长的学生可以汇集在一起。我们希望打破学生之间的区隔,横向、纵向都有一种流动性,这样便会有各种碰撞的产生。”

  外面的世界在变,学生参与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尤其在当代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这块,跨媒的学生以群体之势正快速成长起来。其中一些优秀人员已经崭露头角,如连续获得了“皮埃尔青年艺术奖”和“AAC青年艺术家奖” 的跨媒毕业生林科,此外,一大群潜伏或刚冒头的跨媒学生成为接下去艺术成长重要生命力的可能性非常大。

  江湖义气和书生意气

  2015年毕业季时,高士明和毕业生们聊天,说起了江湖气:“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精神共性是‘意气'和‘义气',书生意气和江湖义气。”他一直很强调跨媒的江湖血气,不过此江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艺术江湖,“那是一个名利场,而我们的江湖是另外一种,这个江湖是有同心愿的人的同行同心。”吴冠中先生去世前,许江院长去拜访他,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临走时许江院长和吴冠中先生道别,这时候吴冠中先生说了一句话:“同此心愿者无别离。”这句话让高士明终身难忘。

  从全国美院实验艺术系统范围观察,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江湖气最浓厚,这一方面体现在系统中教师的江湖性,另一方面则展现在跨媒面对困境的某种担当。

  跨媒教师名单十分华丽,大部分都是当下艺术界知名艺术家和评论家,如刚在2015年5月《本份—2015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毕业展》上分别获得工作室导师证书及研究所研究员证书的吴山专、陈界仁、胡介鸣、刘韡、徐震、陆兴华、郑波、黄孙权、董冰峰等,再加上原有的一批教师,它们将散落艺术现场中的创作者和话语权掌握者尽力囊括期间并为其所用。其实,跨媒在建立之初就是一群有理想的人干的事情,因为如果从世俗的意义上看,学院的老师都是在亏本教学。“很多国外的学校一看我们老师的名单感觉都很惊讶,因为他们所知道的艺术家基本上1/3都在这里,这可以做多少事情啊!”

  这批拥有世俗成功学意义上的大家们都秉持内心最质朴的愿景,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教学。“因为他们都觉得这(在跨媒教学)是一个‘算数'的事情,大家有共同的志向。”2010年起,高士明就和这些“同志们”,如台湾陈光兴、香港张颂仁等,搭档筹划一系列事情,如“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项目,给中国思想界、艺术界引入一批新知识、写作者和社会意识,从去年开始,跨媒一直在筹备的“未来媒体/艺术研修班”也受到社会较大关注,后面马上紧跟一系列关注社会当代各个领域的讲座,活动不断。

  “此刻是世界艺术史的幕间状态,艺术领域的破局/开局正在酝酿展开,艺术家这个社会位置需要我们去重新定义,重新占领。”这是高士明阅读了雅昌艺术网某篇关于实验艺术专稿后的留言,他在这段简洁文字中强调了当代艺术界面临的困局,也明晰了跨媒应该肩负的某种使命。

  因为跨媒对当前的艺术和媒体状况有着强烈的不安和不满。“中国艺术界已经进入一种很布尔乔亚的状态,原先以批判反叛自诩的‘当代艺术'现在与资本勾结,与时尚合流,浮华、功利、腐败,且自鸣得意。”因此,高士明明确提出:“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一个生产愿景的机构,同时它还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枢纽,一个媒体、艺术、思想不断循环转化的社会器官。”

  无墙的学院

  创建早期,跨媒团队共同的愿望就是建立一所“没有学院派的学院”,一所“无墙的学院”。学院内外双向打通的机制将在媒介与观念的深度融合中达到艺术能量的增值,虽然高士明认为这个目标“现在还未实现”,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愿景,因为跨媒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直在寻求新力量的进入,任晓栋具体做了说明:“比如做上海双年展的时候会有一些论坛放在学校里举行,很多大咖会来学校,如果只是做个讲座就走了那不是雁过无痕吗?意义也就仅此于这一刻,从长远来看没有意义。如果他到这里来,我们把他作为一个契机寻求更深入合作,是不是可以有进一步的关系,比如有没有可能做客座教授?如果可以,那么他会定期过来给学生更多指导,那么受慧群体就不仅是讲座现场的人,这种事情多起来之后,其实就是开始为协作教学或国际化教学做铺垫,积累到一定量后,我们把运转的结构清晰出来,让它明确以制度的形式呈现,外界看来就是一个变化的节点。”

  他们的思路是发散型的,一件事不是只止于这件事或这个时间点,而是以更加持续性的眼光来做,现在的社会不是稳定固化的状态,变化特别快,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整个社会更新的进程在加快,“如果一直滞后,岂不是永远都赶不上吗?”

  【结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表示,与西方艺术界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先锋艺术源于学院,而艺术先锋也几乎都来自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承担着中国美院重建学院先锋的使命。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邱志杰也表示过,当代艺术已经形成一套强大的体制,如果有希望开创新的局面,希望在青年身上,而学院是青年的聚集地,整合跨媒体艺术学院就是为了培养青年力量。作为愿景生产基地,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值得期许。

中国美术学院2015届在线毕业展:http://young.artron.net/exhibitions/caa2015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联系我们:400-601-8111luoyakun@artron.net
分享
  • 微博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手机浏览,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