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随着一场盛大的毕业季启动晚会,中央美院拉开了为期一个月毕业季的序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毕业展不仅在规模上创历年之最,同时其节日式的气氛,秀场式的晚会都让人感到毕业季在发出更大的声音,以吸引更多外界的关注。不仅是央美,其它的各大美院今年也都不同程度地在毕业展上加大了宣传力度,打造更加开放的毕业展,以应对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强的艺术领域。一方面,学生面临着走出“象牙塔”的第一步,需要更好的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以学术造诣为根本教育目标的学院,究竟需要怎样的毕业展,才更加切合教育的本质?近日,就今年的毕业季,中央美院副院长苏新平教授接受了雅昌艺术网的专访——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
雅昌艺术网:今年央美的毕业展升级为毕业季的概念,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苏新平:现代大学的性质决定了要在办好教育的同时,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检验。大学教育工作核心部分一是进口,也就是招生;二是教学质量,即教学理念和方法;三是出口,也就是毕业展。中央美院在进口即招生考试方面今年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产生了很大社会反响。教学质量是深层次问题,需要时间来深化、调整、改革。今年在出口上,动作比较大。毕业展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都是件大事。过去的毕业展,每个专业分不同时段展出,每个时段不足一周,不要说社会大众、艺术机构,连学校内部师生都很少有完整看一遍的。这样的展览方式,无意中拒绝了全方位的参与、交流,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只满足专业院系自我观摩和评估,缺乏不同专业学科间的认识、了解、借鉴和学术交流探讨,也没给社会提供全面认识、了解美院教育状态的机会,这显然不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尤其是中央美术学院这样的名校发展的要求。毕业展示方式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毕业季”的概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雅昌艺术网:今年央美的毕业展规模之大史无前例,这种规模会延续下去吗?
苏新平:其实今年毕业季做到如此规模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远期目标,从我们远期的方向来说,我们希望毕业展就是一个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当然包括:招生、教学、毕业等等。毕业展其实是非常朴素的一个学术活动,如果很铺张,或者是张扬,本身并不符合教育本质,所以未来我们期待着毕业季能跟教学空间,或者教学环境密切关联起来,学生的毕业作品跟他日常的作业应该是一视同仁,在教学空间呈现展出,这是我们未来毕业展的方向。为什么今天做不到呢?因为我们是近期才提出来的这个方向,从物质上或者是人的心理层面上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时间上也有所不足,所以因为种种因素,让我们先把现有的资源集中起来做今年的“毕业季”,这个毕业季延续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有很多很好的活动。但整体来说,今年的做法是一个过渡,未来的毕业展就像我前面说的,会让它尽可能的回归到朴素的教学本身。
雅昌艺术网:您说的“未来”现在有具体的规划吗?比如明年,后年?
苏新平:我认为需要一步步来实现。今年可能是有一些兴师动众,规模很大,但是通过这样的一次尝试,我们希望能总结经验,第二次再逐步改进,然后再进一步地总结经验,一步步改进,最终实现我们说的“朴素”这样的一个目标。现在为什么会这样动用这么多的资源做这样宏大的一个毕业季?首先是因为我前面说的“准备不足”;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基数太大,在物质上开展朴素的展览方式很难满足所有学生。还有一个就是,作为学生或者是教师,他们在心理上很难接受所谓“朴素的”一个毕业展。所以说从物质上的准备、时间上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几个层面来考虑,都需要一个相对长时间的准备和过渡。
雅昌艺术网:您是央美毕业留校的,之后一直在美院教书,这么多年毕业展看下来,您有什么感受?
苏新平: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过去,我读书的时候是80年代,那个时候学生很少,我那一届版画系研究生就我一个人,因为学生少,我们有一个陈列馆,也很小,但是毕业生的作品都可以同期在陈列馆里面,相当于今天的美术馆,这个美术馆的大门朝着社会,所以也是面对公众,向外开放的一个状态。到90年代后期随着教育改革,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一次性的展览解决不了毕业生的作品展,所以分为两次,再过几年学生人数仍然在增加的时候,分了三次、四次,直至去年是五次。当然五次带来非常大的弊端,从学院内部来讲,连学校内部的教师和学生都很难把这五个时段的作品看全,更谈不上学生和学生,专业与专业,或者是学生和老师、老师和老师之间互相的交流、探讨。更何况怎么能面对全社会开放呢?有这样一些问题,所以今年我们下决心要呈现一个所有院系同期展览的毕业季。
雅昌艺术网:之前研展时您也对媒体谈过您对今年央美毕业作品的看法,您觉得本科生毕业展今年作品呈现出来一种什么特点,学院如何评估这些作品?
苏新平:我觉得研展和本科展基本上相似,整体上今年跟去年相比来说整体上往前跨了一步,又上了一个台阶。去年研展中有特别突出的,像耿雪,今年基本上没有,但整体上我们的学生在进步。我们判断一个学生和艺术家的作品,基本的标准有三个方面:一个是难度,这个难度是一个全方位的考量,包括绘画或者是运用材料的难度,还有时间,或者是付出精力上的难度。第二就是完成度,这个“完成度”包括思想意识的准确性,还有语言方式方法上的准确性,都包括在其中。最后一个决定性因素是独特性。所谓“独特性”,一个是作者的想法和观念是不是有独特的角度,另外艺术作品主要是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的,这个语言是不是有独特性,我们必须进入到美术史的角度中去观察。我们的评估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判断作品。中央美院核心部分导师工作室将进行每个学生的评估,然后各个专业院系将打破工作室的边界进行评审,最后形成展览以后,全院比如说我作为教学的主管副院长,再带领着各个院系负责教学的系主任和院长集体进行评审。这些过程都是无记名投票的,非常公正,也非常准确。
雅昌艺术网:评奖的结果会再以什么方式呈现吗?
苏新平:会有,比如我们每年都会有的展览“千里之行”,就是把各个院系、各个专业获奖的作品一、二、三等奖作品拿出来集体呈现。
雅昌艺术网:通过毕业展,学院和艺术机构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合作,来给学生创造毕业后的发展机会吗?
苏新平:学校毕竟是教学单位,它不会直接跟商业机构或者是艺术机构产生关联性,但是我们作为教育来说,一个是自身谋得深入发展,另外是面对社会开放,毕业季其实就是我们搭建的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有这样的开放平台,给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交流或者是互动的机会,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我们的学生推荐给社会。其实无论是各类社会类的评奖活动,还是现在很多针对青年艺术家和毕业生的艺术展览有学术的,也有商业的,比如说艺术博览会,据我所知已经很多了,广州的大艺网,上海今年也成立了青年艺术博览会,当然还有“青年艺术100”等等,学校不会直接对应他们,跟面对商业机构是同样的道理,但我们会提供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跟他们对接,也让他们有机会对学生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这样的交流的平台大家互相推介、互相选择。
雅昌艺术网:谢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