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首届本科毕业生
导言:上世纪90年代,工业设计紧紧把握住广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脉搏,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成为时代大潮下领先的“人才培育基地”。2011年,实验艺术系适逢设计学院被“一分为三”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只是,在实验艺术领域,设计原固有的功能印象被打破,而是与当下生活及艺术创作一起,融入思维模式中,产生一种新的教学导向。
2015年毕业季,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从2011年至2015年完成第一个教育周期,为艺术界输送出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季陆续推出的首届毕业生资料中,几乎统一3/4侧面、微笑的头像,成为实验艺术艺术系学生档案一道风景线。
自2011年起,广美实验艺术系主任冯峰,对每位入系学生建立一份3-5分钟的视频档案,这些资料一则成为学生青春时期的可贵记录,二则成为冯峰长期艺术项目《保持微笑》的一部分——这种转换思维的跨界可能性探索,恰恰印证了广美实验艺术系所主张的精神。
首届广美实验艺术系毕业展现场
《100天的延续》 何利校 装置 尺寸可变 2014-2015 指导老师:仰 民 邓碧文 张晓静 冯峰
《一层皮》 钟梓欣 综合材料 尺寸不定 2015 指导老师:杨小满 刘庆元 杨义飞 冯峰
《无题》 刘丽珊 视频 1080 x 1920 2015 指导老师:杨小满 刘庆元 杨义飞 冯峰
《被刺穿的事件》 余穗瑜 综合材料绘画 尺寸可变 2015 指导老师:杨小满 刘庆元 杨义飞 冯峰
“7+21”的首次实验
2015年5月15日,顺着毕业展大潮,首届广美实验艺术系本科毕业生作品亦呈现到公众面前。由7位在编教师共同指导的21件作品,呈现出艺术创作、日常生活、学科关注等多维度的图像构成,共同构成了实验艺术在架上绘画之外“时代图形表达、空间搭建语言、综合媒介混合”的完整框架。冯峰认为首届毕业创作之所以呈现出跨专业、跨媒体的倾向,这与最初组建实验艺术系时的师资格局及课程设置有关。
何利校大概是本届中最受瞩目的一名毕业生。早在毕业展前两个月,其个展“7%”已作为广东当代艺术中心推出实验空间展览项目首次个展,出现在公众视野。作品《100 天的延续》从某种层面试图给出一个完整的物与人的关系,通过“观念——身体与物体的作用——物体——观念的循环进行”一系列实验,并由此产生出新的人与物:观念实施之后的本体与被观念的物体。
冯峰说,“何利校以持续100天不间断地每天创作一件作品,作为一种自我训练的方式。这种训练有效而令人敬佩。也因此,在毕业前他就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个人展览和受邀参加了多个大型联展。他的方式告诉我们:肌肉可以锻炼,创作思维和工作方法也可以锻炼。”而在近期,由你我空间策划在广州小洲村进行的“行为与影像共生”,以及北京时代美术馆等项目与艺术机构纷纷向他提出作品展示邀请。
毕业之前,何利校已非常清晰地明确:自己要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而初入学时,何利校主要对装置感兴趣,但因难以承受创作成本,最终选择能令他进行持续创作的行为与录像。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找到自己可持续进行创作的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广美实验艺术系教师仰民说,“很多人认为行为艺术就是脱光衣服满街跑的哗众取宠,而我们从学科的角度认为行为艺术其实是综合而严谨的一种创作方式,而且需要创作者高素质、综合能力强。我们希望从这个角度去让大众对当代艺术重新理解,而现在何利校的作品就是教学思路下达到的典型效果。”
与何利校走的路不同,刘丽珊选择到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深造。刘丽珊的毕业创作《无题》为一件影像装置作品,以手机界面呈现她对新媒体一以贯之的钻研与反思。广美实验艺术系副教授刘庆元对刘丽珊的创作就很感兴趣,“刘丽珊一直坚持自己对贫穷艺术和概念艺术的兴趣,她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些领域,个人创作一直保持与这种艺术风格接近。她在大二时就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品——给广州美术学院的所有学生会主席都打一遍电话,有些自己并不认识的,打完电话后一一拍摄他们的后脑勺,并记录对话细节,特认真,作品也特别有一种“校园别样青春”的感觉,那时我就感觉到了她独立思考的状态和执行力。”
除此之外,余穗瑜《被刺穿的事件》、钟梓欣《一层皮》、陈婞璇《家谱》等亦是本届热度较高的毕业创作。广美实验艺术系教师邓碧文说,“在毕业创作指导上,7位老师全部上阵,几乎是以带研究生的方式指导这一届本科生,师生都尽力的情况下,效果比较满意,问题切入到位,但还需要时间成熟。”
2011年1月4日实验艺术系筹备第一次会议
2011年,冯峰手写首届广美实验艺术系本科生入学名单(其中一人由于个人原因未到校报到)
大变动下的酝酿
首届实验艺术系毕业创作的呈现效果,似乎印证实验艺术之路在广美已越走越顺。而事实上,当初构建这条路的“幕后推手”并不少。
2009年12月31日,“当代——在艺术与设计之间”艺术展在广美美术馆开幕。当时任教于造型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的黄小鹏及其两位研究生刘茵、郑琦,与当时任教于设计学院基础部的冯峰及其两位研究生杨小满、仰民,以及作为特邀参展艺术家的国画系教师陈侗,这七位艺术家共同促成了此次路径别致的“实验艺术教学研究(三年)课题”阶段汇报展,在教学实践、创作实验以及理论研讨等方面作了不同层面的探索。在开幕研讨会上,批评家皮道坚如此讲述此次展览之于广州美术学院的意义:“我参观过许多在这个美术馆举行的展览,但是以‘当代艺术’为基本指向的展览,这还是第一次。”
作为一场“当代艺术研究”课题2009-2011三年计划第一期汇报展,让实验艺术首次“堂而皇之”走进学院里的殿堂级展示空间,这俨如为实验艺术取得了“合法性”的官方承认,让人们对实验艺术作为独立学科在学院中成立带来无限期许。事实上,早在约十年前起,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雕塑系及教育系等均已开设相关教学课程,同时亦有作全院选修课的史论类当代艺术实验课程,课程强调想象力、可能性和实验性,如今走在广州批评与策展前沿的樊林、胡斌、胡震等一批师资力量,均投入到这些课程的教学中。
学院之外,亦是风起云涌。2010年6月18日,展览“头脑风暴:邱志杰与总体艺术工作室”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分结缘、头脑风暴、游戏及卧底四大部分,包括摄影、录音、录像文本等,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邱志杰与总体艺术工作室,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邱志杰2003年任教以来的工作总结。展览中,“贫困设计博物馆”、“100只独角兽”、“如何成为无知者”、“这不是一张自画像”等不少作品需要邀请观众介入参与实验,当时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的邓碧文,带领近30名学生协助展览布置,观摩展览的策划与生成。
“尽管中国美术学院的跨媒体艺术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几乎同期成立,但国美自2001年以来由张培力等师资组建的新媒体艺术系、综合艺术系,这些针对新媒体艺术而做出的教学研究,以及2004年由吕胜中筹建的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某种程度上,无不为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成立带来理论构建和实证参照。”仰民说。
如果上述事件及案例是为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成立埋下伏笔,那么院内结构调整及人员调动,则成为此系成立的直接促成因素。2010年,广州美术学院迎来一次较大的院系调整,把握广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脉搏的设计学院,被拆分为建筑环艺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及视觉与动漫设计学院三个学院。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院方决定新增一个系科,呼声最高的实验艺术系由此应运而生。
广美实验艺术系部分师生合影
冯峰与作品《世界》
超链接教学
在编+外围 专业式“跨界”
对于新设立系科的未来走向,师资团队与课程设置起重要作用。广州美术学院院方认为,当时创作及教学走在当代与设计前沿的冯峰适合担当筹建工作。2010年底,冯峰申请抽调刘庆元、仰民、杨小满、杨义飞、邓碧文、张晓静到实验艺术系,包括冯峰在内,共7位教育组建在编师资团队。2011年9月,广美实验艺术系正式招入21名第一届本科生。
长年专注于木刻创作、文学、实验音乐和独立电影的刘庆元,在纯艺门类上主攻研究相对冷门的黑白木刻之外,更多时候他是一个保持清醒思考的独立文化工作者,并且广泛的参与跨学科的文化活动及组织实践工作。法国留学归来、曾任教于油画系第五工作室的张晓静,在教学上更倾向于对表演艺术、剧场设计、身体解放等领域进行研究。有着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背景的仰民,对当代艺术在空间呈现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方法。有着西安美院版画系背景、同时又出身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现纳入跨媒体学院)的邓碧文,则擅长在人类社会学方向做调查与尝试。本科学习工业设计的杨义飞,创作上更倾向于探讨在被标准化和量化包裹下的社会现实中,寻找某种脱离了标准属性与弊端的新社会结构关系。商业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则是杨小满一直感兴趣的课题。而作为系主任冯峰,原为设计学院基础部主任,在先锋设计领域已任教二十余年;创作上则涉及雕塑、装置、照片、影像、服装、建筑、园林、首饰等等,创作脉络以两条主干延伸:一条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设计艺术;另一条则是与社会有关的当代实验,这两条线索又在适当时机相互交集。
整个在编师资团队的建构,基本为年轻化、创作有当代指向的人员,同时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交叉合作,为教学实验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除了在编师资外,外围合作亦是广美实验艺术系不可或缺的教学力量。冯峰说,“我是一个反对专业化的人,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没有专业的人,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员组合会给未来构成很多可能性,无论是老师之间的合作,还是跟外围的专家、艺术家合作,又或者说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都会处于一个多种可能性的状态中。”
“签约客座、课程合作、外聘硕导等,我们希望通过外围合作的方式,丰富原有的师资团队,比如最近外聘的硕导就是广州非常优秀的建筑师何建祥。单靠7位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越是希望做到跨界,我们越需要增加在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师资可以扩大一到两倍甚至更多,让学生见识到不同的工作方法。”冯峰说,“另外,与机构合作成立教学基地,比如广州扉艺廊、53美术馆、深圳华•美术馆及中国传统文化类型积淀比较集中的产区等,也是我们教学合作的一种方式,尽可能实现跨界的各种可能性。”
广美实验艺术系成立第一年(2011-2012)课程设置
广美实验艺术系课堂实验
打破设计与艺术界限
实验艺术系作为一个新系科,同时师资人员上有相当一部分由设计学院抽调而来,新系科就业率及学院背景两大因素影响下,外界认为“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导向上,广美实验艺术系理应保留设计学方面的教育”。
冯峰却认为,“在今天的教育来说,考虑未来就业出路,这是一个传统甚至有点过时的思维方式。当下毕业生学服装的去玩摄影,学摄影的去画插画,学绘画的去开服装厂……恰恰是因为传统系科按技术和职业分类的方式,才导致这样一个局面,而我们要给学生设定的是四年学习过程中,构建有个人特点的工作方法。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兴趣都不同,必然会构成他的独特性。如果能为每个学生找到具有个人特点的工作方法,毕业后无论做什么职业,这套方法都会起作用,甚至这也将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
关于课程设置是否应该直接导入设计学这个问题,仰民的回答呼应了冯峰上述观点:“其实我们更多是把设计思维融入到普通的课程中,而不是单独设一个服装设计课或室内设计课,我们强调的是思维融入。我们会教一些设计软件操作,比如让学生学习coreldraw,并不希望他就一定用来做海报设计,而是也可以用来画素描,一个机械拆开之后用coreldraw的方式将所有零件全部画出来,这个过程有设计的方式,但当他接触这个技能时,已经跳出了设计范畴,用更宽广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技能。”
“一个系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要,不亚于商业秘密。一般系科的课程是相对固定的,色彩、素描,创作……但在实验艺术系,它不一定。”刘庆元说,“我们研究了不少国内外学校的课程设置,甚至包括史论课程、人类学系的课程、新闻传播学课程等,但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史论专家或人类学专家,我们是希望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一个可以展开具体实践的教学框架,这个框架下面有一个相互连接、互补和支持的关系。打个比方,学生上完我的课之后,跟我的教学方法产生连接,当他上完另一个老师的课后,课程与课程之间通过学生的吸收和反馈又会产生连接和延伸,老师们之间在教学上必须互有交流和沟通,呈上下文关系,我总是预设着很多被调整的可能性。我们强调的教育方式有两种,一是学校平台,另一个是民间交流。学校平台能实现进入教学,对学生起到具体实践作用,而活跃的校外/民间/社会交流则让你时时环顾四周,保持自我思辨状态,低头前进默默思考……这无疑更多元化更具有机性。”
当今大环境下的美院教育,早已不再以培养职业艺术家为主要方向,新系科的设立,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就更受关注。邓碧文了解到,首届广美实验艺术系21名毕业生约80%已签工作合同,两名学生出国继续深造,保守估计继续进行艺术创作的学生大概有五六名。
而在为艺术界输送出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后,广美实验艺术系7位老师密切召开教学会议,商量分组计划。冯峰说,“即现有在编教师分为两个团队,慢慢地在两个团队中实现方向侧重。因为毕竟运转成熟了之后,就要开始有一些方向上差异。简单地说,分组是为了便于更集中、细致地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刘庆元补充道,“尽管分了工作室,但并不代表两个工作室各自为政,反而会激发年轻教师自我发展的教学潜力和敏锐感,同学之间更加强调合作和沟通的主动性,两个工作室共享资源,和而不同;我们希望的教学面貌更趋积极和有效。特别是到了本科高年级,有时候就像带研究生一样。为什么非得要到研究生才能实现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应灵活处理任何成见和界定,只要是为了更有机的人文教育和更具体的艺术实践,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和不能坚持的。”
但是冯峰也明确表示,不会以创作材料或技术去划分工作室,“尤其是在似乎什么都能够成为当代艺术创作表达媒介的今天,实验艺术更不能以单一技术分类。传统分类是纵向的,按照技术分类;实验艺术是横向的,可以用任何技术(包括传统技术),它所要表达的是一个跟当下生活有关、并且处在探索状态下的一种艺术。”
广州美术学院2015年在线毕业展:http://young.artron.net/exhibitions/gafa2015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