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6月8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线上展正式上线,共有本科生和研究生227人参展,其中研究生54人,展出作品包含油画、中国画、书法、平面设计、动画、环艺、产品设计、新媒体、装置等。
因为疫情,今年的毕业展比较特殊,在线上进行,对于这一变化,老师和学生都受到了哪些影响?作为高校教师,是如何看待这一毕业展新形式的?线上展览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对此,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邀请到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熊伟,谈谈她对2020毕业季的看法。
《狐嫁》,王黛,150×100cm,2020,国画,纸本
熊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艺术院校的毕业展,很多其它艺术类的展览也都尝试在线上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疫情原因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展示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尝试,让我们的作品在线上和观众们见面并得以展示。
因为疫情,今年学生的毕业创作和毕业展较往年都有所不同,其中学生的毕业创作都是老师通过线上给予学生指导,对此很多老师担心会不会因为空间或者距离的影响,使一些学生的毕业作品质量下降,实际上在我们看来今年很多毕业生的作品(效果)比预想的要好。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做一些创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可能受疫情的影响,他们对人生和社会又多了一些思考,并将这些感悟融入到作品中去。
至于从线下到线上展览方式的转变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例如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利用什么样的平台可以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
《她叫文静》,韦庆然, 120x60cm, 纸本设色 指导老师:李善叶
《观》,余文姗,176x100cm,2020,国画,纸本设色
熊伟:线上展览与线下展览有着明显的区别,线下展览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展览,它能够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艺术作品,欣赏到作品的各个细节,并给人以触动。
而线上展览则是在网上展示,有点类似于我们通过电视或者电脑来欣赏名画的感觉。但线上展览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它不像线下展览的局限性那么大,只要对此感兴趣的观众,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观看,所以它的受众比线下要多得多。这可能是两者的区别和优劣势之分。
线下的展览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会更强烈,尤其是当我们身处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里时,它的展陈氛围所带给每一个参观者的内心触动是非常强烈的。
线上(的展览)可以让我们看到某一幅作品,但是整体的环境带给受众的感受却不会那么强烈。
虽然一些展览馆和美术馆尝试利用3D模式和VR技术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但碍于技术、设备和平台的局限,作品的精度还不足以完全展示出艺术的魅力,从这方面来看,线上展览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总的来讲,线上展览和线下展览确实各自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它们共同存在的必要。
熊伟:这一点还要看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一方面是线上展览的展示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观众对它的认可度,但可以肯定的的是云展会成为未来展览的一个补充。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展览相结合的方式,把更多美术馆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到现场来参观的观众也可以看到展览。至于云展在未来的重要程度,这可能要根据技术、平台的成熟度来评判。
此外,艺术家对云展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也是它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极乐2》戴旭 70x100cm 纸本 指导老师:李晟
《极乐3》 戴旭 70x100cm 纸本 指导老师:李晟
熊伟:好的云展还是要有好的作品,但真正好的云展还是会得到艺术家的认可的。
熊伟:还是会的。其实我们以往的毕业展也是学院美术馆与校外一些展览机构合作举办的,也吸引了大量校外人士前来参观欣赏。但如果换成线上展览,我想吸引的受众会更多。
熊伟:压力大的同时,学生面临的机遇也会增多。当观众通过线上展览对学生的创作表示认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对我们教学成果的认可。
《艳阳天》黄振120x120cm 纸本淡彩 指导老师:孙林
《暖冬》王一斌180x97cm 纸本重彩 指导老师:孙林
《乡野鹦歌》王一斌180x97cm 绢本重彩 指导老师:孙林
熊伟:这次在整个疫情期间,我们学院有很多师生都结合疫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创作了很多作品,例如绘画类、设计类,甚至包括舞蹈类的学生。
从学院的角度,我个人感觉学院的教学除了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例如基本功、技法、创作能力等,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为一件好的作品,它必须要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作品传达、表达出我们创作者的观念,从这一点上,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份责任,要明白我们到底是为谁培养人才?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是我们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作为艺术工作者或者艺术家,我们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和大的格局,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这也是我们要思考和践行的,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的技能,更多的是要培育他们的这种情怀和格局,尤其是把自己的小我怎么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大我中去。
好的作品应该要带给人力量,激励一个人或者国家和社会,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熊伟:这是可以尝试的。首先学生的毕业创作既是对他们几年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也代表着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这时如果能让他们提前接触市场,了解社会的需求,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好处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