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系
作品编号11298
作品分类国画
创作年代
2015
作品尺寸201x145cm
作品材质纸本
题材--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导师点评
推介人:赵力。孙浩,一个青年的水墨画家。他喜欢水墨,是一种天生的喜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执着。很小的时候,这个出生于山东临沂的画家,就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与他所崇拜的艺术大师们比肩而立,成为一位同样受到尊重的艺术创造者。而这种近乎梦想的理想如今仍存在于孙浩的心里,并总是激发起他的满腔豪情和旺盛斗志。
孙浩,是从鲁美本科起步的。在鲁美,他学到了很多关于造型的能力,打下了非常扎实的水墨功底。造型与水墨的结合,实际上可以溯源到20世纪“中国画革新”的宏大脉络,无论是徐悲鸿提出的“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抑或是蒋兆和在《流民图》中所展现的,都反映了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变革观念和具体落实。当然,作为一种成功的经验,水墨造型也被引入学院教学的范畴,并在新中国之后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中占有了重要地位。作为青年一代的画家,孙浩对于水墨和造型的结合自然有了更加个人化的理解,它不再是“革命性的口号”,也不再是“主题先行”的唯一原则,而是可以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现实观察相结合的心领神会。在这一阶段,孙浩以人物为主,在大量练习和反复琢磨的基础上,强化了水墨和造型的“融二为一”,也就是说画家不是为了水墨的新颖而引入所谓的造型,也不是为了造型的新颖而引入所谓的水墨,而是要求两者的相得益彰和彼此融洽。从这些作品而言,孙浩的人物造型以取神为要,他不拘泥于形形色色的细节交待和情节铺陈,而水墨的引入也使得画家的这种志趣变得更加自由奔放而激情洋溢。
很快,孙浩来到了北京,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这一时期的央美国画系正面临着教学改革和拓展进步的关键阶段。孙浩在央美国画系具体进入的是胡伟工作室,作为新时期以来知名度很高的艺术家,胡伟不仅在中国画的题材、风格等方面饶有建树,而且在留学日本之后他更致力于通过媒材实验来建构当代性的观念和思考。孙浩后来说,这段求学的经历对他影响至深,因为通过向老师学习,孙浩已经敏感地领悟到语言上的融汇贯通不是关键的所在,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观念上从革新自强逐渐深化为艺术个性的完整独立。在研究生阶段,孙浩总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经营画面,一种是单幅的人物,主体形象单纯独立,一种是人物的群像,以密集的群体形象为特色。在具体的画法上,孙浩部分承继了本科时期的创作特点,但是在追求整体性的表达上更加强调,在人物神态的把握上更加细致,当然孙浩也有意识地吸取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法,在发挥水墨晕化的自由度的同
孙浩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