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景还乡”-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石壁村铜锣山矿坑遗址改造
-
2016年
四川美术学院
设计
作品编号19462
作品分类其他
创作年代
2016
作品尺寸540x240cm
作品材质--
题材--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研究基地选址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石壁村铜锣山矿坑遗址。主要研究矿坑废弃地存在的特殊潜质与如何运用本土化实现景观再造。在大量查阅书籍资料,重新梳理了矿区废弃地的相关概念和其生态恢复,通过多视角对国内外相关项目案例进行剖析和总结,具体以当地历史传说、以矿区的原厂地为依托、挖掘矿区文化,融入巴渝文化,架构空间,运用“穿”、“流”、“步”、“栖”设计手法。
矿区资源开采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和关键经济因素。工业革命以来的矿业开采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的日渐枯竭,在矿区所在地留下了满目疮痍、难以利用的废弃地。在生态植被被破坏的同时土地资源也被严重浪费,其生态系统的功能也严重退化。这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这些矿区废弃地相对于当地社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倘若它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改善,不仅可以修补生态网络和空间肌理,而且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价值,并激活那些衰败、萧条的空间,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为此,希望通过矿区的生态恢复和景观重构来改善矿区场地环境,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亦如上海的辰山植物园、英国的“伊甸园”、美国的黄石公园、都巧妙利用原厂地地形、地势、地貌,使原本矿区废弃地重焕生机,重塑矿区废弃地在城市发展中消极形象。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