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雕塑
作品编号21335
作品分类雕塑
创作年代
作品尺寸--
作品材质--
题材木、纸浆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随着人类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优越的人工环境为人们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带来的是自然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这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怀念过去的青山绿水。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最能体现人们‘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山水系列雕塑就是想通过一种形式让人们反思,在城市化的今天,曾经是文人骚客的精神领地会仅仅存在于咫尺天涯的视错觉中。
作品描述:我的第一个山水系列作品《解构三远——远去的山水》创作于2009年的冬天,当时是要备战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这个展览的主题就是“生态与家园”。形式是作品艺术价值的最直观表现,所以在选择形式上,我思考了好长时间。山水画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艺术,是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用各种皴法(所谓解锁皴、斧劈皴、披麻皴)来表现山石的肌理,通过留白来表示水和瀑布。再用墨的浓淡(所谓焦、重、浓、淡、清),一遍或多遍的渲染(所谓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使画面的墨色有浓淡之分,这样就能表现山的远近(所谓高远、平远、深远)。山水画是将实实在在的三维空间压缩到二维空间中,如果把山水元素运用到当中,就需要对其虚拟的空间进行解构还原。
作品《解构三远——远去的山水》的尺度被设计成两米高的卷轴形式,因为许多山水名作大都尺度巨大,这样能给欣赏者扑面而来的震撼力。宽度上控制在六十厘米,中间被一分为二,这样作品就更显狭长,使视觉分散在若干点上,这也是遵循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作品在上半部的处理是先用线刻的手法渐变到浮雕的形式,到中间部分雕塑开始向前突出,山水的形态开始由浮雕转向圆雕,在雕塑的下半部分,山水由突出的圆雕形式又变为浮雕的形式。这种雕塑手法的变化正好对应山水画中的“三远”,巧妙的使山水的平面语言转化成雕塑语言。在“画框”的处理上,我把“框”向“画”的四角各延伸十厘米,使作品在观赏时有“轴”的感觉。为了使作品能够在展览时能够展稳,并使雕塑在整体上更有层次,作品的后面又加上了一层木架。整个作品在正面观看时是一幅平面的山水画作,而在侧面欣赏时,山水的立体效果便呈现出来。
这件作品的木框架是让木工师傅用传统的榫木结构钉起来的,没用一个钉子。并切木头的选择也选用废旧的木材为材料。纸浆的做法是把废旧的包装箱撕碎,在水里浸泡2~3天,等纸完全泡透后就开始打揉,直至碎纸完全变成纸浆。与此同时在纸浆里放入胶和所需的颜料进行搅合,一般在配颜色时,考虑到废纸箱的颜色和古代山水画的颜色接近,只加一点黄色系的颜料调配即可。到此,这些纸浆就算完成可以使用了。
在往作品上沾纸浆时,与做泥塑浮雕类似,先铺薄薄的一层,在纸浆半干的时候自上而下的做山水的浮雕造型。因为随着纸浆水分的蒸发山的造型厚度会变薄,就需要好几遍的堆积纸浆,并且在山的造型上不停地用刮刀压平压实。直至完全干后,浮雕的厚度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因为浮雕底部的纸浆只上一遍,粗糙的肌理与突出来的造型的平滑形成对比,“山水”的形态跃然“纸”上。在雕塑的中间部分用泥先做出立体山水的形状,翻制后安装在雕塑上,上面沾上纸浆。立体的树是用铁丝扎成,外面包裹一层纸浆,干后粘在立体的山上。而房子是用纸做成的胚体外面裹上纸浆。作品基本上结束后放置一周的时间让其彻底干透,再把雕塑做下最后的处理,喷上光油作保护,雕塑就基本完成了。
尽管作品没能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但却入选了上海的一个全国大学生公共艺术展,并被普陀区人民政府收藏,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在展览时我对自己的作品《解构三远——远去的山水》是这样描述的:“可能是从小就喜欢书画篆刻的缘故,这让我一直都延续用传统绘画结合现代雕塑语言作为雕塑创作的元素,希望能把书画中的‘境’带到雕塑中,给人以‘雅’的新视觉感受。这件雕塑就是想借山水画‘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用立体的山水实现‘可行’、‘可望’,同时让人们在当下的语境下反思是否‘可居’、‘可游’。”
这次展览的评委唐尧对这件作品的评价是:“李磊磊用纸浆做的《解构三远——远去的山水》像天涯游子对家乡的思恋一样,表达了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难以释怀。纸质更接近传统,有一种易碎的怀旧的伤感基调。看的出来,作者是一个有着国画底蕴和背景的作者。尽管目前这种转换还过于简单和表面,但这种基因杂交有着潜在的优势。”
该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被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收藏,并被刊登在《美术》杂志上。
李磊磊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