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pload1.artron.net/young/2017/0808/1502172507_235288.jpg.square.jpg)
-
2016年
景德镇陶瓷大学
美术学
作品编号42238
作品分类雕塑
创作年代
1
作品尺寸木箱 140*70*64;香: 135*3 (cm)
作品材质制香原料 香灰 运输木箱 EVA 电子熏香炉
题材--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创作理念:神之于朝拜者是信仰还是虚无的存在?艺术之于观者是信仰还是虚无的存在?这两者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向观者发问的同时,也是自我反复确认的过程。
作品源于个人拜神经验及对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从中发现两者具有的内在相似性,作品物化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以体力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关于作品的形式,通过视觉和嗅觉两种方式结合虚拟出身在寺庙的感受。首先视觉部分,用寺庙最常用的檀香为材料,以传统手工制香方法制作出长约一米五的高香,将现当代艺术品雕刻其上。展示期间,每日将一支高香插在作品运输箱上燃烧(每只可燃9到11小时),并将其放置在美术馆门口营造出上香的仪式感。嗅觉部分,在美术馆内隐蔽处放置数个电子熏香炉,释放佛香的香气,从生理上加强观众的现场感。
关于高香上艺术品的选择,是在融入自身对其解读之后,建立起来的互补、对应及消解的关系组合。如作品中,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山的造型元素和徐冰的英文方块字《Art For The People》这件作品的组合,英文方块字取自中国传统汉字的偏旁部首,与这种造型手法的山同样出自于古代书画艺术,它们的组合是一种联系的建立。奈良美智的梦游娃娃和莫兰迪的静物,都属于艺术家内在的自我相处,它们的组合形成了互补的关系。而杜尚的《泉》作为极具争议的作品,和宋冬《物尽其用》中的大量日用品放置在一起,使小便池还原到日常用品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二者互相消解对方作为艺术品或日用品的那部分意义。
整件作品,不管是燃烧的高香还是被呼吸的香气,都处在逐渐消逝殆尽的状态,需要不断添置,似乎暗示着这是一个没有终结的问题……
范婧婧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