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作品详细

茶颜观色7

茶颜观色7

陈静

2011年

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画

作品编号51118

作品分类国画

创作年代 2015

作品尺寸48x82cm

作品材质纸本

题材人物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平中孕奇 静中赋情

——陈静工笔人物画之释评

文/陈孟昕

 

 

  陈静以女性自身细腻而敏感的感受为出发点,来观察凡尘俗世间的微妙关系,捕捉灵魂深处的静谧,从而寄托或阐释心底的艺术情感。作品呈现出一种灵动与幽静、平面与律变的统一,是柔弱与劲健的结合,是宁静平面状态下碰撞出的视觉和谐。

  《茶颜观色》中有她日常留心过的胆小易惊的大眼猴,浅浅停歇的金色蜻蜓,皲裂残缺的玻璃杯……,种种材料的选择无不来源于真实的大千世界,其取舍又无不透露出她的敏感与用心。作品中阴柔含蓄的女子形象与发间古拙的配饰,脆弱易碎的玻璃制品与厚实粗拙的木质茶案,轻盈透明的丝制霓裳与自然下垂的及腰长发。画面上这些物件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喻般的矛盾杂糅,同时又显得恰当合理。这些看似感性的搭配,实质上有中国古代哲学阴阳的矛盾统一,柔与刚的巧妙结合,“道法自然”的理性思维。

再看《方舟》这幅作品,源于诺亚方舟世界末日预言的遐想,从她对生命脆弱感的一次触动,引发出的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审视与思考。作品采用分割叙事的手法,描绘洪水即将到来之际,人们和动物登上方舟的五个场景。述说个体生命面对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的沖击,呈现的脆弱与无奈。然而,在原始求生欲的驱动下,群体生命勃发出超越一切的巨大力量。生命敏感脆弱却也强大永恒,激发了画家的艺术思维。

艺术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对世界的一切经验进行整合与再创造的复杂过程,是由明确稳定的感官经验向非逻辑性的偶发经验过度,再转化成清晰的视觉艺术语言的质变过程。

 

陈静绘画风格的形成----对造型构图做了再创造。

 

她结合了长期实物写生训练和对物象构成的思考,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则,借以对真实次序进行视觉突破,对时空逻辑进行再造重组,探索出一套新的平面表达。

  《墨色生香》系列中,平铺直诉的茶几和书案,错位摆放的玻璃器具,平面化的妙龄女子,似有似无的烟熏缭绕……组成一组错落空间的图式,将时间与空间的纵横交错汇集一体。茶香古朴,书香悠然;木香沁心,花香袅袅,女人香着情带色。在这种古典审美取向下,对于各类“香”与“色”的表达,恰是一种“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的产物,既熟悉又新鲜,凝聚了一种异于寻常的神秘张力。

 

  陈静绘画中的新意----传达出一种复古的当代感。

 

她作品里的古意状态与传统工笔不同,是东方审美的情趣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延续,弥补了当代速食文化精神缺失的某些遗憾。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精神契合也是基于艺术家本身对部分群体生活状态的关注。对弱小生命的怜爱,对女性自主的支持,对弱势群体的关切。同时,

这些怜爱或是疼惜又充斥着一股对峙的暗涌,一种对抗的勇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留一席复古长发,然而,发间却又多插一柄锋芒利器。这利器是仅仅用于“悦己者”的修容,还是对现实不公的裁决,亦或是对眼前更加弱小生命的呵护。又如画中人物对茶案上皲裂的玻璃器具,或推或护的手势动态,是自主权的掌握,索取或拒绝,亦或是某种暗喻。这些种种趣味细节,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当代工笔的繁荣,正是有一批有才华有思考的青年画家的不懈努力。陈静以其自身敏锐的视角,在平面异化和复古的当代感风格上的求索,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博导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陈孟昕

2015年初夏於京华

陈静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
联系我们:400-601-8111luoyakun@artron.net
分享
  • 微博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手机浏览,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