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毕业展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详细

《星儡》

《星儡》

闻静

2018年

西安美术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作品编号60123

作品分类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尺寸175x84cm

作品材质--

题材--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灵感的选择

作家冯翼才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名族的特征最直接的由它的民间表现出来,全球化经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民间文化在人类的未来大放异彩。”本次毕业设计作品《星儡》系列服装的灵感来源于陇州社火脸谱中的“疙瘩脸谱”。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只要提及到脸谱'明出门第一反应便是常常出现的戏剧脸谱(尤其是京剧脸谱),譬如大众耳熟能详的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等等,而谈到社火脸谱民众知道的却是少之甚少。在我的设计中便选取了陇州社火脸谱的“疙瘩脸谱”的独特、怪异之处,在运用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给整个设计增添一番别样的风采,用独特的方式呼吁民众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色彩及图案的表现

脸谱色彩在本次服装的运用中被赋予更多的国家意志、民族象征、宗教表征和伦理象征。根据“依五色、五行与四神方位”的说法,春德为木,据于东方,其色为青;夏德为火,据于南方,其色为红;秋德为金,据于西方,其色为白;冬德为水,据于北方,其色为黑。”看似普通的颜色在中国的文化上都有深层的含意。“疙瘩脸谱”的色彩都是比较浓郁厚重的,注重强色彩的对比,而且大多采用的都是一些鲜明的原色,比如:红色、青色、白色、黄色、绿色和黑色等等。在此次毕业设计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黑色为底色和“疙瘩脸谱”图案的再造,再加一部分白色、蓝色和少量红色与黄色放置于图案的各个部位。用跳动的色彩表示不同的特征。其效果非常神秘梦幻。

“疙瘩脸谱”纹样稚拙和粗犷的线条装饰使其造型夸张凝练、生动有趣、风格奇幻怪异,装饰性也是极强的。所以图案方面这是将以往的“疙瘩脸谱”图案进行二次创新,使以往的庄严、威慑力极强的形象更加亲民,严肃中又不是一丝风趣的新形象。

在本次设计作品服装中图案与色彩的趣味结合 ,呈现出了各种形态不一的“疙瘩脸谱”,而跳动的色彩这更是吸引人目光滞留欣赏并思考其设计意义

 

工艺的再造与处理

在本次毕业设计作品《星儡》系列服装中,基本都是以黑色六十母半透明硬挺欧根纱做为主面料,在工艺中采用一厘米宽45度斜裁贡缎布条,经过立体刺绣的再造手法缝制在经过二次创新的“疙瘩脸谱”图案,以环绕式的手法把图案分解再重组,使其线面结合。运用这种线性构成的方式表现“疙瘩脸谱”的独特性,在对其人物表情、细节、特征进行夸张和改良,呈现出非常立体形象的“疙瘩脸谱”,给予服装设计注入活力,这种设计方法无疑是将民间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艺术进行相互的融合,也算是进行了一部分的文化创新。

在脸谱中色彩是一个人物性格的象征,“疙瘩脸谱”的色彩十分丰富,每种不同的颜色象征着不同的人物性格,而我在服装造型和独特的图案中以镶嵌的手法加上部分跳跃led灯色彩,分布在“疙瘩脸谱”的五官及其疙瘩泡泡中,结合装置艺术,运用现代人体感应科技,其中两套服装使用超声波感应两米之内有人经过或驻足则服装当中的彩色部分就会亮起,在ARDUINO控制板中输入相应的代码控制每个色彩的灯两次的频率和方式是一件静态的作品赋予新的鲜活的灵魂,也多方面的展示了本次服装作品在不同色彩折射下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将科技与服装相结合。突出服装,增加亮点,使观众在欣赏作品反复推测每种形态的含义。

   “疙瘩脸谱”这一艺术历史悠久,而且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吸取了许多社火民间艺术的结晶,对服装创意设计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疙瘩脸谱”的图案和色彩的丰富性,造型的奇特怪异,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一些非常有趣的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如果融入一些脸谱图案、色彩或造型,就会给创意服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使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也能使服装设计实现创新。在服装的设计中融合一些丰富多彩的脸谱图案和色彩,就能使服装设计更加具有艺术性,更加人性化。

    通过本次服装毕业设计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那股浓郁的艺术气息,可以说“疙瘩脸谱”的图案和色彩造型服装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将民族文化和当代文化相互融合,也是文化创新的一种手段。优秀的文化能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们的精神力量不断的增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社火脸谱中无论是其夸张造型还是大胆色彩都是对服装都具有深深的启迪。借此作品我更想表达的是:社火脸谱本身的迷信内涵已经逐渐淡化,而保留了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成为一种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是随着社火表演的老艺人相继去世,我国目前各地原生态的传统社火处于濒临灭绝行将消失的现状,这就迫切地要求专业人士和民间美术研究者及时的对社火艺术进行调查研究。现在全世界都在大力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县社火脸谱这种社火表演中具有代表性特色艺术的保护工作就更不容忽视了。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重视其民间社火脸谱这个手艺活的传承发展。

    我试图从毕业设计中的灯泯灭节奏中研究社火脸谱的谱式、色彩及其造型的典型性意义,尝试解释其审美特点与价值。研究过程中,我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亲自走访相关的老艺术家和在业内已有成就的民间艺术的研究专家,系统的探寻社火脸谱造型典型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尽管研究水平有限,我们都将对社火文化的保存和宣传保护尽了一份力量。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
联系我们:400-601-8111luoyakun@artron.net
分享
  • 微博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手机浏览,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