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

张付涛

2019年

鲁迅美术学院

实验艺术

作品编号74357

作品分类多媒体

创作年代 2019年

作品时长0时3分29秒

作品材质--

题材--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作品信息

名称 / 《风雨同舟》

材质 / 交互影像装置  

器材 / 老旧木船、白色幕布、工业风扇、笔记本电脑、音响、摄像头

重量 / 50kg

尺寸 / 320cm*35cm*350cm

创作时间 / 2018 年- 2019年

作品阐释

                                     图1                                                                                                图2

形态一直作为非常重要的元素存在于我的艺术创作之中,形态充满着无数的偶然与未知,它会给我带来惊喜。我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局限于单一媒介的使用,通常涉及绘画、影像、装置、动画。试图通过多种媒介的尝试来认知形态进而空间。(图1)以现实空间中的风吹动幕布持续摇动的形态与影像里的风声相结合,在现了风的形态。(图2)是将铁粉散在水中形成的圆缺的形象变化,试图通过虚拟形态的变化切入空间思考的尝试,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共同布置在空间之中,刺激观众的感官。圆缺到圆满会使人联想到月亮,月圆到月缺,月缺到月圆,是事物重复与反复的一种自然现象,常常被人们借以抒发离散、团聚、思念之情。

以上两张图片是探索形态空间的初步尝试,并不是最终呈现的状态,它们为《风雨同舟》这件交互影像装置作品的产生垫下基础。这是一件通过白色幕布、老旧木船和月圆月缺的影像所形成的一个类似帆船的空间形态的作品。展厅作为作品的物理空间载体给予了作品本身呈现形象的条件。静止的物体形态传递的信息所产生的视觉知觉,给予观众的感官刺激相对不够充分;白色帆布的飘动,映射出风的形态,进一步丰富了作品形态的变化;风声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听觉引起知觉反应,作用于观众的心灵;雨声作为同观众进行互动的一个元素参与其中,丰富了声音的空间氛围营造。它们共同交织在一起完整的的再现了一个诗意的,空灵的,充满情境的空间场域

借用成语“风雨同舟”的词义为引子,通过白色幕布、老旧木船、工业风扇,依据帆船的形象,结合风声、雨声形成的一个体验式的交互装置影像。隐喻着生命多折。老旧的帆船充满着年代感,历经风雨,被时间刻下道道裂痕;白色的幕布被风吹动与风声和雨声的音乐背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给人以重压感;影像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在诗歌天地里,先是物质的,然后是形式的,月亮是渗入梦幻者心中的流动物,人类寄托情感的流动物。月缺到月圆的形态变化之中又使形式有了生命。形式不会自动地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见到形式变化,那可以肯定物质想象在形式的作用下开始运作。文化给我们传递了形式——往往传递了词语。“风雨同舟”包含者人类面对生活的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

张付涛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
联系我们:400-601-8111luoyakun@artron.net
分享
  • 微博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手机浏览,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