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集市——后扶贫时代五峰县南河村富民建造计划 1
-
2020年
湖北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
作品编号86510
作品分类设计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尺寸600×180cm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乡村集市——后扶贫时代五峰县南河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建造计划
此设计方案是五峰县南河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建造计划。为当地建设与乡村集市结合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能够有助于集市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增强乡镇凝聚力对抗空心化的精神场所。作为一种乡镇综合体的文化活动空间类型,为乡村活化提供一种更为包容的解决方案。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城乡发展进程逐渐拉开,乡村文化受到了新文化建设的影响,集市空间更是受到了城市发展变革的冲击,因此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的脉络。我们带着诸多思考在方案设计之初与当地村民多次深入沟通,倾听诉求,了解土家文化及村落历史,同时搜集村落建筑及相关资料,结合现状建筑布局与现有场地公共空间特点,最终完成了土家族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建造设计方案。
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够有助于乡村集市的新兴发展,使乡村集市转型为集宣传展示、电商平台、农业教育、土特产线上线下交易、乡村物产田园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公共服务空间。文化活动中心也可以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来一份生机,例如一层的民俗文化商品展卖厅及二层的民俗餐吧和民俗体验空间、茶亭小筑来延长参观流线,不仅能够使游客学习体验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还能充分体验乡土建筑特色和现代田园生活。现代工艺与传统手艺展示区设置于二层,将手工编织农具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将农耕文化记忆自然融入现代生活。建筑可供游客与居民在此休憩,设计考虑日后使用场景,营造放松、愉悦的开放空间。
本案建筑设计中,从土家文化及建筑作为切入点将新旧融合。将乡村聚落、农耕田园、民俗文化等元素注入到设计的细节当中。守护这些濒临被遗忘的土家文化遗产,希望它们在经历了风月的摧残之后,依然能够焕发新的容颜,并且能够让更多的人得以走进其中,领略传统文化之魅力,感受地道土家族风情。
空间设计节点中的小物大用等,基于乡村文化的变革和传承,强化民俗文化在人们心中的传承特征。对传统集市空间社会潜力的具有历史代表价值的、乡镇记忆承载的因素给予充分利用,认识潜在农贸产品商业发展的文化意义、生态价值、历史价值,并注入新的现代化商业模式。
建筑整体融合土家族吊脚建筑风格,又通过色彩、材质、尺寸、细节的处理,使空间连续而富有变化。承载着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文化之间的沟通。
传统元素与现代材料结合,最美的瞬间是夜晚华灯亮起,整座建筑透着柔光。又与周围星星点点的柔和灯光环绕、渲染、交叠,形成过去与未来的连接,意境深远。旧与新,自然与人工,精致与素朴,设计以谦虚之姿态回应自然,寻求平衡妥帖之美,整个空间贯穿着传统村落人文与历史脉络的城市探访路径。
在本案景观改造过程中,探讨传统文明与当代建构的平衡关系。构建多元开放的公共空间,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让场地重新焕发活力,同时带动周边商业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游憩场地。
景观空间布局讲究,由内向外丰富。内部强调与建筑的整体感。建筑外围空与集市广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设置景观小品、休闲座椅,丰富场地的空间体验,让人们能够参与其中与建筑及环境互动。集市中蕴含着传统商业文化、地域民俗文化。赶集是人们记忆中熟悉的人文风景,在其中以购买商品、体验民俗、感受休闲。集市是日常生活重要的具有传统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
开阔的前广场为日后的生活场景留足施展余地,如节庆聚会、民俗活动、百家宴等。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又富有变化,营造出一个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同时充满乐趣的艺术和生活空间。
传统集市本身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在乡村集市可以对地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展示。集市中具有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技艺、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和特色传统商品等内容。对传统集市中的地域民俗文化载体进行鼓励和引导,对拥有传统技艺的摊贩、集市中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和特色传统商品的售卖行为在集市管理中进行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使得传统集市成为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整合集市广场的分区,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利用集市广场作为集市文化的户外推广载体。提升旅游吸引力同时,也作为当地村民公共休憩玩乐的城市广场。
同时作为具有活力的传统日常公共生活空间,集市是传统社会日常生活具有延续性的特征。在现代化城市中,很多中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有着赶集的生活经历和习惯。赶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集市是一种公共活动的空间。因此,传统集市在日常生活中是带有时间记忆的,也是一种日常生活习惯的延续。结合集市的集期在开市时间策划一系列的公共文化活动,加强集市公共活动场所功能。鼓励含有传统技艺的商品售卖活动,发挥集市对传统文化的载体功能。鼓励创新性商品售卖,在传统集市中融入现代文化特征。
小结:重建乡村活力和传统,就要恢复乡村生活的仪式感并为之提供适宜的精神场所。在民俗文化活动中心里从日常性商业买卖活动中获得非日常性的空间体验,产生仪式感并获得乡村集体记忆。当今乡土很多仪式已经随风飘散,但是人心对于仪式感受的需求,一点都没有改变。
马汶杰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