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
四川美术学院
景观建筑
作品编号9288
作品分类设计
创作年代
2015
作品尺寸900 X 1800mm
千里之行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重庆嘉陵滨江带整体设计范围东起渔湾码头西至嘉陵江大桥,全长约2.2公里,主要以城市快车道为主使得行人可达性差,场地内有长达800米左右的高架桥产生大面积的消极空间,高架之上是城市轻轨,往下是长长的消落带。基于场地复杂地形及现状环境提出“渝水甲板”的设计概念。“渝”是嘉陵江的古称又是现今重庆市的简称。甲板是船体的重要构件,引用“甲板”的意向概念,依照水位线变化分为上中下三层甲板:休闲甲板、活力甲板、生态甲板共同承载绿色生态走廊、都市休闲长廊、高架桥下空间活力再造、渔湾码头休闲带四大空间功能分区内容,再以红色线代为媒介连接分区功能和人文。整体采用具有未来感的折线,场地塑形采取出挑、切面且带有力量感的雕塑造型语言,旨在解决交通、空间、景观问题的同时为场地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发展,增添富有雕塑力量感的空间造景,赋予场地新的个性为城市人民提供多样的游走体验,营造一个表达场地独特个性的具有强烈现代雕塑感生态活力的滨水景观带。麦嘉恩与甘琴、李颖三人合作作品。
导师点评
重庆市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山地城市和最年轻的直辖市,“一岛、两江、三谷、四脉”的山水格局加上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此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进程,这座城市正在应对着巨大的发展挑战。和许多发展中的城市一样,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往往因对问题预估不足、价值标准单一、观念滞后等多重原因,使得本来服务于公众的项目却在不同程度上以损失环境资源和公众利益为代价——值得设计者认真探究。
以渝中半岛的嘉陵江滨江带为例,这里重叠了滨江路、高架轻轨等立体交通设施,旨在提高旧城机动车交通效率,但手段本身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机动车道路隔离了城市与江水、轻轨仅限于线性通行,不提供通达江边的途径、大尺度立体交通设施也造就了大尺度的消极空间。此外,传统的堤防系统遵循单一防洪目标,忽视河岸本身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随着三峡库区的建成,河岸的功能缺陷更加凸显……此区域历史上的繁华消退,人们仅从那些个古老的码头名字中想象一点曾经的景象……
然而正如林奇所言“几乎没有一个美国城市,具有始终如一的美好品质”,当代中国的城市景观更需要设计师保持对环境问题的敏感、保有持续的研究和创造状态。
本次毕设选题嘉陵江滨江带消极空间更新,旨在探讨“城市消极空间”更新的景观设计途径。对于四年制的本科毕业生而言,此题目的尺度和问题的复杂程度显然都偏高了,但小组同学们仍然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完成了任务,难能可贵,值得鼓励。
李颖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
千里之行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
-
千里之行
-
千里之行
-
千里之行
-
千里之行
-
千里之行
-
千里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