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毕业展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详细

建筑文化基因重组——武氏祠博物馆设计03

建筑文化基因重组——武氏祠博物馆设计03

苏秀荣

2020年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

作品编号97337

作品分类多媒体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时长0时1分8秒

作品材质--

题材--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在建筑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创新出古今共生的新建筑的方式,类似于设计者介入生物遗传学基因“转录”的过程,试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保留其原真性。通过文化基因重构后的展示空间增加民众对武翟山传统村落的认同感,感受传统文化价值,建立文化自信。山东省济宁市武翟山村历史悠久、因武氏祠而著名,目前村内文化展示空间缺乏,村民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对武氏祠历史遗迹和文物的展示方式过于呆板、与地域环境不相容等问题略显凋零,无法达到宣传文化的目的,成为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试图依托武氏祠博物馆建筑设计,从结构层次、表象层次、理念层次三方面挖掘传统建筑核心文化基因、总结文化基因对建筑诸多要素的影响,通过设计作品的完成,梳理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将传统建筑文脉要素与实际需求结合应用于空间与展示设计中,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博物馆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具体实践过程如下:首先,笔者对武翟山建筑文化调研做了大量的工作,将数据从整体到部分、分类对比、逐一提取能够代表武翟山村的基因载体并应用在建筑中,总结武翟山村的建筑文化基因理念;其次,根据文化基因要素引发设计灵感——折纸空间“东南西北”,利用方纸演绎建筑几何图案制作过程;最后,对武氏祠当地居民价值认知和行为偏好的分析,为后面的实际设计提供了依据,力图在传承建筑文化基因的过程中不断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文化基因”理论内涵可以阐述为两个方面即“观念”、“载体”,其中“观念”是文化基因的本质,“载体”是文化的物质或非物质体现,两者因人的存在产生联系。建筑文化基因,具有传递周期长、传播有效的特点,相比文化基因中的其他基因载体更容易保持原真性。因此要在设计中既要分析建筑基因载体特点,又要总结建筑基因理念,还要满足村民现实需求。

       建筑文化基因载体重塑:在空间分布上利用陵前有水的风水理念,打造最佳环境;在建筑平面分布上,不仅沿用武翟山的中轴线布局方式而且与借用轴线凸显与山体的垂直关系;在建筑造型上,置入了庭院元素并打造房间主次关系,将博物馆营造成藏风聚气、主次分明之所;在建筑结构上,沿袭传统500mm承重墙承重,恰当处理空间关系;在建筑装饰上,利用借鉴、重复、变形等方法将门、窗、几何装饰元素、材料搭配特点运用到博物馆设计中。

      建筑文化基因理念重塑: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意识;自然环境生态思维;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设计创新点: 武氏祠博物馆与武氏遗址博物馆共用一块地坪,是为游客服务为主为村民服务为辅的中型历史类博物馆。博物馆总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4259㎡,其中武氏祠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约为16%。博物馆总平面分为5大区域,展示广场、入口水景、林荫小径、停车场、观景平台,在总平面内营造最佳观赏点,即可浏览建筑全貌又可营造与民居相同的街道空间记忆。武氏祠博物馆共三层,采用基础展示、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阅读感受的方式营造展示空间,中庭将武氏祠博物馆的行政区域、藏品库区、公众区域。武氏祠博物馆内外借鉴跳色地面铺装元素,不仅起到引流的作用而且现代化气息浓厚。将武翟山民居文化与武氏祠文化结合,不仅借鉴建筑文化基因而且将武氏祠的石阙、图像志内容用于景观与室内陈设中,以营造武氏祠的文化氛围。

苏秀荣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
联系我们:400-601-8111luoyakun@artron.net
分享
  • 微博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手机浏览,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