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骏飚

车骏飚

广州美术学院/漆画、综合材料

作品 简介
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壁画专业(本科);
201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装饰艺术设计(硕士)我将结合过去对空间和装置形式的实践收获,我希望把创作回归到对于漆材料的当代转换的方向。在漆画完成度的基础上,当前我尝试把注意力放到观众的观看角度上,根据观众的观看习惯和感受,尝试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去看待我所使用的材料。绝大部分普通观众对漆这个材料是陌生的,这种陌生感似乎包涵着曾经被我们忽视的广阔可能性。在这种陌生感面前我尝试放弃教科书般的述说方式,我希望把主动权还给对此陌生的观众,让其能不带任何杂质的影响去观看和感受这种独特的创作材料。材料的当代转换包涵制作与使用,当然也应该包涵观看。这次我选择了漆的半透明特质作为创作的重点,玻璃和环氧树脂的引入能不同程度的突显漆的透明性,例如环氧树脂能使我做到漆层的物理分离,这种分离能在视觉上直观地被感受到,同时也更加能看到因为材料的半透明性所形成的层叠色彩变化,这种既分离又重叠的色彩变化是使用传统的表现手法所不能完成的。同时环氧树脂和腰果漆两者的结合后会呈现出如同杂交般混合的新面貌。而玻璃呈现出的是漆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有别于如油画、丙烯和水彩等材料,由于漆紧密的分子结构使得在密度高的玻璃表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此外,把漆封存在环氧树脂内,是希望以一种观众熟悉的现代表现手法还原出大众观众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看到千年漆艺作品的那份对漆的感觉,我希望这份对漆的印象能成为材料的符号,并且能直观地被观看到。展览中在不同的作品中分别使用了大漆、腰果漆和油漆,三种材料在各自的作品中都发挥了不可相互替代的符号意义。如《风景01》中的棕色河流就使用了腰果漆,这种人工合成又半自然的漆对应的就是人为的自然残留物。我并不是一个漆艺家或漆画家,我仅仅是一个一直习惯于使用这种材料进行创作的创作者,因此对我而言,材料本身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在具体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要远比讨论三者间的高低优劣来得重要。

删除提示

您是否确定删除该条动态?

联系我们:400-601-8111luoyakun@artron.net
分享
  • 微博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手机浏览,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