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作品详细

分形体之3

分形体之3

陶都罕

2016年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

作品编号21518

作品分类装置

创作年代 2016

作品尺寸--

作品材质--

题材--

400-601-811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 - 17:00

作品描述

在一级图像训练中,“形”的性质是通常是平面的,“体”是由“形”不同排列组合,所产生的一种三维化的错觉。一根线总是被要求当作圆柱体来塑造,反过来它的粗细转折也改变了平面视觉上的整个空间质感。某一对象在不同的角度和焦点下是变化多样的,肉体可以依稀的观察到这种多维的迷幻。比如“一团线”随着观察距离的递进,从缠绕的线(一维)到球形体(二维)直至远处的“点”(零维),这足以混淆我们传统的空间意识,存在本身也变得无法确定。 数字三维的呈相,亦是通过建模的二进制转化得以实现的。0和1作为电子计算机的基本语言,看起来是零散的数字,但几乎可以“几何化”整个世界。智慧结晶在艺术与科学两端,“人工”没有对“智能”摆出高姿态的必要,其本质都像是生产假象的自娱自乐。 《分形体》尝试从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衍生出一种图像,在身体与空间的对话中,去诠释对这种“多维存在”理解。作者以偶发或者行为的状态,在JUER SPACE内部“就地生产”,用雕塑语言重新演绎了康托尔(G.Cantor)的三分法,单位区间与子区间的迭代关系,并也有趣地连带了“三生万物”的概念。“线”在这里代表了维度间模糊的界限,暧昧的交合于不断地分开重组的红色链条。每一条“线”通过“线段”这种局部,不断地自我复制与粘贴,整体的样式被随机更改,最终形成递归的形态。“一”和“多”的“自似性”让这些脉络迅速生长并且蔓延了这个领域,但也反噬了母体本身。我们线性逻辑中的“始”与“终”的概念,在这里无疾而终,而这类似于“0”与“1”之间的无限性,又暗示出东方式的的循环意识。 多重线条穿梭在双生的空间中,使场域的对流得以物化。空气质量也因嬗变的网格而变得疏密可知。至于这柔软的材料,看起来多变无形,但在这个物理场中却又分明的感知到它的厚重与压迫感。 所谓的“抽象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事实上具体而理性创作的思路只是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而已。数字作为一种纯粹逻辑为作者在雕塑语言与形式中构建起了桥梁。一与多,形与体,单线与多维,都是尝试用几何的语言去解释数字的质感。它也许是先验的,但在我更加未可知的私人语境里,可以是美的。
陶都罕的其他作品
More Works
同类参展作品
Similar Works
联系我们:400-601-8111luoyakun@artron.net
分享
  • 微博二维码 “扫一扫”即可手机浏览,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返回顶部